首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交通运输工程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11 浏览次数:22160

    柴干,男,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学名师、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智能交通政府采购质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道路交通应急救援。近年来参与完成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独立主持的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及工程设计与开发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发布论文40多篇,合作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


    陈先华,男,工学博士,副教授,东南大学桥面铺装课题组技术骨干,兼任德国亚琛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曾任第一届功能性路面中欧学术研讨会组织主席(2010)、先进的钢桥面铺装测试与表征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方主席(2012)、第三届功能性路面中欧学术研讨会技术委员(2014),并先后在UIUCUT Texas(2008.08)RWTH-AACHEN University2008.10-2009.10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2.12-2013.02国家公派访问学者)、TU Delft(2011.07-08)访学。 陈先华副教授现主要从事桥面铺装、路表特性、沥青混凝土道床等方面的研究。现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基金各1项、省级交通科研课题6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等课题8项,为主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泰州大桥、苏通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及三桥等1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的铺装研究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合作者)。


程建川,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交通学院副院长。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和2002年分别在职攻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8 ~11月,赴德国学习道路CAD系统。从事道路工程教学、科研工作26年,培养研究生50多名,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学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教改项目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并做国家报告,和国外同行交流广泛并获认可。


文本框:

黄晓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教学名师,交通部科技英才和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990年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任教。20025月至200210月在澳大利亚公路研究局做高级访问学者,20086-8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 Champaign进修。

黄晓明教授主要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及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综合分析与管理系统;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公路路基和边坡稳定及防灾减灾技术;路面结构评价与加铺改造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黄晓明教授在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教材16本;获得省部级成果奖22项如“国道205线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工程综合技术研究”获2005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在老路补强中的应用研究”获得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综合技术研究”获得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典型结构的研究” 获得201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南方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修筑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201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同时本人参加的“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获高等教育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高层次学科平台的道路交通类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获高等教育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现代交通建设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011年获高等教育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目前是《路基路面工程》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和国家精品资源课程(2012年)、《道路交通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道路与桥梁工程核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负责人。


        陆建,男,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曾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现担任公安部交通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公安部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国家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道路交通安全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管理、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与智能交通等。近年来先后完成或正在开展智能交通、交通管理、交通规划、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以及地方政府咨询项目5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


       Graham Currie(格雷姆·柯里教授),蒙纳士大学土木工程系,运输研究所公共交通专业主任,柯里教授是国际公共交通研究方面著名的学者和政策顾问,有着长达30年的工作经验。在公共交通领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是世界交通研究大百科的创始人,收录了交通研究领域的大量研究,将其整合成一个开源的资源库。该数据库,被170多个国家的7000个城市所使用。柯里教授曾在世界顶尖的公共交通机构工作,包括伦敦交通局,他在全球成功实施了许多公共交通研究与开发项目。

柯里教授是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的副主编,同时也是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轻轨交通国际发展分会主席和国际公共运输联合会学术网络的成员之一。2013年,他在业内最大的国际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获得了首届威廉米勒最佳论文奖。同年,柯里教授还有两篇论文获选顶级国际研究杂志《交通地理杂志》的引用前20名。

柯里教授是各种国际大型活动的交通专家顾问,自1996年起一直受邀参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交通规划,和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活动的交通组织。

柯里教授的专业领域是未来交通研究、主要基础设施项目评估方法、提高交通系统设计运营效率和效果的方法、探索影响出行行为的因素、出行的社会经济影响等。

柯里教授在中国的交通规划经验也非常丰富,曾担任世界银行诸多研究项目顾问,包括在北京、沈阳和洛阳的一些交通项目。他在蒙纳士大学东南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担任公共交通的交通系统方面的教学工作,教授研究生课程。

 

       刘志远博士(Terry Liu, 2011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119月至20129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海运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9月,加入蒙纳士大学。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交通网络建模;道路收费;公共交通;物流网络分析;以及交通信号控制。在蒙纳士大学,刘博士作为主导师指导3名博士生,并作为副导师指导另外2名博士生。

刘博士现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发表在业内知名SCI期刊上三十余篇。迄今为止,他的论文被引用300余次,H-index10。曾受邀到四个国家的十五所大学做学术报告,并多次受维多利亚交通局等政府部门邀请做学术报告。刘博士担任20余个SCI期刊的审稿人,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的编委,及多个国际会议的分会场主席。自20139月起,刘博士一直担任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交通工程专业主任。他主要教授硕士项目的三门课程:交通系统建模;交通系统定量分析方法;交通案例分析。



郭延永,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学院院务助理。于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联合培养,并从事博士后研究。个人主页https://tc.seu.edu.cn/2020/1120/c25722a353767/pagem.htm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交通冲突技术、多源事故数据挖掘与建模、计算机视频识别技术、交通大数据挖掘、自动驾驶安全理论等。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SSCI期刊收录5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4项。担任第二十和二十一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自动驾驶论坛主席、第六届ICTIS国际交通信息与安全年会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主席、第十八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智能交通领域编辑(荣获最佳编辑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委员会委员、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主持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课题、交通部项目等20余项。

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公路学报优秀论文二等奖,杨东援交通学科优秀论文提名奖,智能交通领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担任《Frontiers in Future Transportation-Transport Safety》副主编,《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编委,《PLOSE ONE》编委,《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青年编委,《中国公路学报》青年编委,《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青年编委,为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FAAPAMARIEEE ITS,中国公路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欢迎具有交通、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背景同学报考东南大学、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欢迎已毕业/即将毕业博士报名“至善博士后”、全职/在职博士后。联系方式:guoyanyong@seu.edu.cn




 

  




  




Copyright ©2015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